低眼压综合征
所谓“眼压”即眼内压,是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壁及内容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压力。眼压的形成与房水循环密切相关。正常人的眼压值是10-21mmHg,双眼压差值≤5mmHg。房水循环异常、炎症、全身疾病等多种因素都会引起病理性眼压。
低眼压与高眼压一样,都是属于病理状态。轻度的或暂时低眼压,常不引起眼组织及功能的改变,而长期眼压低于一定水平(现多数学者同意以6mmHg以下作为标准),可以引起眼球组织和功能的破坏,如角膜水肿、白内障、玻璃体混浊,视网膜及脉络膜水肿或脱离、视乳头水肿、视力下降等,甚至导致眼球萎缩而失明。因此,有学者将有眼组织及功能改变的低眼压称为“低眼压综合征”,定义为眼压在6mmHg以下,引起了视功能改变及眼组织改变者。
【发病原因】 低眼压综合征病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手术或外伤后,伤口渗漏,睫状体脱离;
(2)药物作用,通常由于同时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和受体阻滞剂;
(3)脱水、尿毒症、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导致血液高渗;
(4)葡萄膜炎引起睫状体休克;
(5)血管阻塞性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