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指以房角关闭为基础引起眼压升高的青光眼,主要与眼部解剖异常有关,包括眼球直径偏短,前房浅,房角窄而拥挤,晶状体相对前移或直径偏大,睫状体前移等;其发生机制主要有瞳孔阻滞、非瞳孔阻滞或联合机制引起房角急性或缓慢关闭,从而引起眼压急性或慢性升高,导致视功能损害。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目前按临床表现分类,2008年中华眼科学会青光眼学组和中华医学会中华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根据我国青光眼临床工作现状,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定义、诊断和治疗达成一些共识性的意见。定义:原发性房角关闭所导致的急性或慢性眼压升高,伴有或不伴有青光眼性视盘改变和视野损害。根据临床表现可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按传统分类方法分为临床前期、先兆期、急性期、缓解期、慢性期;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分为早期、进展期和晚期,完全失明的患眼为绝对期。